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 丹绒端致命漩涡
丹绒端(Tanjung Tuan)位于波德申南部,是被森美兰州包围的一个小峡角,隶属马六甲州。是著名的迁徙候鸟中点站,是人们赏鸟的好地方。来丹绒端,就必须来它的灯塔走一趟---丹绒端灯塔(Tanjung Tuan Light House / Rumah Api Tanjung Tuan)。
1528年,葡萄牙在占领马六甲后,需找一个策略位置,来建立灯塔,以便引导船只进入马六甲城,丹绒端灯塔就是在那时建立的。当年的的丹绒端被立名为“拉查多海角(Cape Rachado)”。
今天,来丹绒端灯塔,可以:
你可能有兴趣: 丹绒端致命漩涡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星洲日报新闻
丹绒端(Tanjung Tuan)位于波德申南部,是被森美兰州包围的一个小峡角,隶属马六甲州。是著名的迁徙候鸟中点站,是人们赏鸟的好地方。来丹绒端,就必须来它的灯塔走一趟---丹绒端灯塔(Tanjung Tuan Light House / Rumah Api Tanjung Tuan)。
1528年,葡萄牙在占领马六甲后,需找一个策略位置,来建立灯塔,以便引导船只进入马六甲城,丹绒端灯塔就是在那时建立的。当年的的丹绒端被立名为“拉查多海角(Cape Rachado)”。
1606年,丹绒端灯塔外发生著名的海战--拉查多海角之战(Battle of Cape Rachado)。葡萄牙海军和柔荷联军(柔佛/荷兰)交战,双方为了争夺马六甲的拥有权而战。参与船只有31艘,是当年马来群岛最大的海战。战争结果虽以葡萄牙胜利告终,但葡萄牙却元气大伤,为接下来失去马六甲统治权埋下伏笔。
丹绒端灯塔见证这场战役。
对于丹绒端灯塔,还有许多传闻。
对于丹绒端灯塔,还有许多传闻。
清朝末期,著名革命家康有为在“百日维新”失败后,为逃避清政府的暗杀追捕,通过英国政府的协助,在丹绒端灯塔避居一段时间,并写下多首诗流传于世。
同时,据当地网友所说,丹绒端旁的海域常有暗流,过去常发生意外,一般船家都会避免驶入。从Google卫星图看,丹绒端旁的海域确有螺旋状的流动物,就不知是不是该网友描述的区域。
同时,据当地网友所说,丹绒端旁的海域常有暗流,过去常发生意外,一般船家都会避免驶入。从Google卫星图看,丹绒端旁的海域确有螺旋状的流动物,就不知是不是该网友描述的区域。
今天,来丹绒端灯塔,可以:
- 欣赏海角美景。碰上好天气,那种海阔天空的感觉还不是盖的。
- 欣赏候鸟。(有季节)
- 欣赏灯塔建筑(不能进入)。
- 欣赏四百年前海仗战场。
- 走一趟森林浴。
- 有段山路要走,会流汗会累,穿轻便的运动装较适合。
- 上山时别踢路上枯叶,会惊醒蚊子。可以的话带些防蚊物品。
- 入门要付费。成人2元,小孩免费。成人装傻闯进去可能可以免费(不鼓励)。
- 此乃森林保留区,请爱护。
- 绕过灯塔才可看到海,是一条羊肠小径,旁边就是山崖了,要小心走。
- 不喜爱大自然的朋友大可不必进入,里面没你喜欢的东西。
丹绒端灯塔 |
丹绒端灯塔,白色的建筑,配生蓝蓝的天空,让人心情愉快。 |
换个角度再拍 |
再换个方向拍 |
从灯塔的大门拍 |
可惜不能入内,要能登上灯塔就好了。 |
穿过羊肠小径往外看。 |
往西南的方向描去。不知哪方才是四百年前的海仗战场。 据当年挖掘考古队说,战场是位于波德申市区15公里的海域。 一些海战的遗骸还存于卢骨博物馆(Lukut Museum). |
这角度可看到下面的滩石。 |
灯塔下的告示牌 |
走到这里,离目标很近了!! |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星洲日报新闻
革命失敗避清廷追捕 康有為丹絨端留足跡
(波德申訊)談起丹絨端,或許很多人都不知曉,這個美麗的海角曾是中國政治革命家康有為的避風港,以逃避清廷的追捕,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插曲,讓丹絨端與19世紀的中國革命史攀緣。
森州政府開始探討向馬六甲州政府索回丹絨端,有者認為,憑著康有為在丹絨端的足跡,只要加以宣傳和發展,丹絨端有望成為吸引中國遊客的主要景點之一,為波德申旅遊業打開新的一扇門。
根據現有的遊客紀錄,旅遊丹絨端的華裔遊客少之又少,其中又以學生居多。
然而,你知道嗎?這個景點吸引了不少學者到來觀光,包括諾貝爾獎得獎者楊振寧和太太翁帆都曾踏足丹絨端。
憑康氏遺下詩文推斷
康有為避居丹絨端的史跡,是在20多年前才被揭開,學者憑著康氏遺下的詩文,推斷他與丹絨端的一段緣。
森美蘭藝術協會顧問陸景華向《花城》說,康有為當年在丹絨端留下許多詩文,由新加坡文人丘菽園收藏,丘逝世後,這些遺作由他的後嗣交到新加坡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康鼎手中。
康有為在詩文中將丹絨端稱為丹將敦,王教授就憑著作品中的敘述,推測這是丹絨端的位置,進而聯絡老友陸景華,由後者帶領訪問丹絨端。
陸景華說,他們一行人當年還以20令吉向守塔人買了一支手杖,隨燈塔的72梯級拾級而上,依據康氏遺作的點點滴滴,認定這就是康有為遭慈禧太后追捕期間,避難的其中一個落腳處。
他說,王教授在這次的考證中收獲豐碩,並把考證的成果,以論文編寫,刊登在新加坡的歷史雜誌中,首次為康有為在丹絨端的足跡作了清楚的記載。
他透露,根據康氏遺作,他在丹絨端的實際日子應是1900年7月,在丹絨端逗留半個月,身為中國近代思想家和書法家,康氏以美麗的詩句,贊頌丹絨端的藍天碧海,記載了丹絨端百年不逾的迷人風采。
誰是康有為?
無可否認,康有為這個名字在馬來西亞新生代眼中非常陌生,然而,曾是波德申中華中學校長的陸景華形容,在中國革命史上,康有為的地位足以與中國國父孫中山、蔣介石及毛澤東相提並論。
他說,1898年,康有為主張君主立憲,發起名為“百日維新”的政治改革,雖然這場革命最終失敗收場,可是,卻給中國人民帶來政治思想的沖擊,無形中造就孫中山的革命成功。
他說,康有為的“百日維新”,與孫中山的建立民國、蔣介石的統一中國抗日,以及毛澤東的建立新中國,在中國歷史上可說環環相扣,若沒有康有為當年的革命,或許中國近代歷史就重新改寫。
他披露,康有為就是在那場政治改革中,遭受滿族大臣的頑抗,失敗後被慈禧太后派人追捕,受到英國總督的維護,逃至新加坡、馬六甲、丹絨端、檳城等多個地點,在中國革命成功後才返回祖國。
康有為描述丹絨端的部分詩文:
(一)皚皚白塔壓丹宵,大海濤頭起怒潮;日日崖濱來拾石,秋風吹浪聽蕭蕭。
(二)丹將敦島住半月,弄水聽潮憶舊蹤,海浪碧藍分五色,天雲樓塔聳高峰;風號萬木驚吟狖,濤湧崩崖嘯臥龍,隱居愁看征艦過,中原一線隔芙蓉。
(三)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移居丹將敦島,大海倉,一塔高,秋深絕島樹周遭,我來隱居無言語,但聽天風與海濤。
在陸景華的引領下曾到訪丹絨端的學者與名人:
2004年2月:中駐馬大使胡正耀
2005年3月:哈佛大學曆史教授陳啟雲
2006年中:諾貝爾得獎者楊振寧與太太翁帆
2007年6月:香港城市大學研究院納米科學家黃寧表
2005年3月:哈佛大學曆史教授陳啟雲
2006年中:諾貝爾得獎者楊振寧與太太翁帆
2007年6月:香港城市大學研究院納米科學家黃寧表
陸景華說,森州政府準備向馬六甲索回丹絨端是件好事,在地理上,丹絨端確實是屬於森州,丹絨端目前由亞羅牙也市議會管轄,是英殖民時代行政上的歷史產物。
他建議政府在丹絨端興建博物館,記載當地的歷史,並把康有為在丹絨端的一段史記也納入其中。
他指出,燈塔當年是由葡萄牙政府興建,再由荷蘭人和英國人修建,目前燈塔上所使用的發電機,仍然是30年代英殖民時代留下來的。
他說,基於丹絨端的特殊事跡,他准備出版一本書畫冊,以圖文的呈現方式,記載丹絨端的歷史點滴。(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